新聞中心/News 您所在的位置是: 愛游戲 > 新聞中心 > 行業(yè)新聞

瑜珈經(jīng)]簡介(2006911)

2024-09-11 20:46:28
瀏覽次數(shù):
返回列表

  瑜珈經(jīng)]簡介(2006911)按:瑜伽經(jīng)大約成書為公元三百年,而歷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關(guān)的了。帕坦伽利的偉大在于他不加偏見地系統(tǒng)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,又結(jié)合古典數(shù)論的哲學體系,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派哲學所承認,瑜伽也因此影響了印度的各種哲學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

  瑜伽經(jīng)由梵文寫成,在翻譯上非常困難?,F(xiàn)存的英譯本有數(shù)十種之多,但譯法各有不同,有時分句也不一樣。這篇譯文只是根據(jù)手頭上有的四個英譯本互相參照譯成,只宜作粗略的參考,不能算作確定的版本。

  4.3行為無論好壞都不直接引起蛻變,只是除去對自然力的障礙,就好象農(nóng)夫在田里除去石頭,才能犁溝灌溉一樣。

  1.33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、仁愛、喜樂和平等心。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,值得的和不值得的,便能使意識純潔。

  3.46通過對器官生命力和它們性質(zhì)和功能的冥想,Biblioteka Baidu能控制這些感官。

  3.21對身體的形狀作冥想,對形相的知覺便被阻閉,對眼睛的顯現(xiàn)便被分離,那個瑜伽士的身體便不被看見。

  1.30疾病、怠惰、猶豫、疲弱、物欲、謬見、精神不集中、注意力不穩(wěn)定,這些都是令意識分散的障礙。

  2.5無知將那些不是永恒的、不純潔的、痛苦的、不屬真我的,認同為永恒的ayx愛游戲、純潔的、愉快的、屬于線我執(zhí)是知覺者將自己認同于知覺的能力。

  4.7瑜伽士的行為,不是黑的,也不是白的。但對其他人來說是以下三者:黑的、白的和二者之混合。

  偉大的瑜伽師帕坦伽利所著《瑜伽經(jīng)》是瑜伽學派的根本經(jīng)典。記載了古印度的大師們關(guān)于神圣、人、自性、物質(zhì)觀、身體、精神、梵文語音幾乎所有范圍的深邃的論述。《瑜伽經(jīng)》指引瑜伽者完成性靈的旅程,書中充滿對身心世界的探索,告訴人們最為根本的道德,書中的所有智能并不能被后人完全解釋,歷代大師不斷的撰寫關(guān)于《瑜伽經(jīng)》的書籍。瑜伽經(jīng)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處處的體現(xiàn)。

  2.50控制吸氣和呼氣便是調(diào)息。在外、在內(nèi),以至于靜止不動,都因應(yīng)時間、地點和數(shù)目而調(diào)節(jié),呼吸又細又長。

  3.34喜樂是從靈魂與智能的無分別而來。通過對真我的冥想,便會得到線由此便達到超覺的聽力、視力、味覺和嗅覺。

  2.34毀滅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。無論是自己去做,去引生,或去認同。如果由貪婪、怒氣、迷惑成為動機,無論是溫和、中度還是猛烈,都會帶來無窮的苦難和無明,因此要發(fā)展出相反的。

搜索